首页 资讯中心文章正文

区块链数据平台 区块链基因数据

资讯中心 2025年10月11日 16:03 1 开屏大吉网

  

  终于,我国将拥有独立自主的综合性基因组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一篇题为《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生命与健康大数据中心区块链基因数据:从存储到整合、再到转化》的论文,已于近日被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在线发表。

  这是国内首次以数据中心为模式,整体发布我国生命组学数据资源建设情况,标志着我国生命与健康大数据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图片作者:喃东尼

  目前,国际上被认可的基因组数据中心,主要有美国的NCBI、欧洲的EBI及日本的DDBJ,这三大数据中心长期占据全球生物数据的主导地位。

  根据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专家的介绍,该所生命与健康大数据中心论文的发表,标志着我国建设综合性基因组数据资源获得国际同行认可,有望成为国际第四个被认可的数据库。

  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生命科学领域已经进入了组学时代,海量的数据产出成为常态。所谓组学,是指将基因、蛋白及代谢物等生物分子以整体为单位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物组学等相应产生。

  相较于此前以个体为单位的研究,组学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大数据。随着组学数据的产出,搭建组学数据库,实现海量信息的存储、整合及共享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基因组学的未来建立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基础上

  根据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专家的介绍,中国的生物组学数据产量约占全球的40%,是数据产出大国,却没有能够被国际认可的数据库系统,不得不将自己宝贵的数据资源交给他人代管——

  中国的科学家始终不能做自己数据的主人。

  据专家介绍,在生物组学领域,要想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需要先将自己的原始数据提交到NCBI、EBI、DDBJ这三个目前国际认可的数据库中。

  这种情况表面上虽然有利于国际科学数据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实际上对中国的科学研究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其不仅表现在数据提交时的效率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数据下载时的不少限制问题。

  如今,我国持续建设中的综合性基因组数据库,即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生命与健康大数据中心(Beijing Institute of Genomics Data Center,BIGD),正致力于改变这一现状。

  

  根据小编了解,这一中心肩负建成面向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的多层次生物组学数据资源系统的重要历史使命。

  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的数据资源系统目前已经涵盖了以下几个部分:

区块链数据平台 区块链基因数据

  高通量测序的原始组学数据归档库

  围绕国家重要战略生物资源的基因组组数据库

  基于测序数据的基因表达数据库

  

  基于中国人群以及国家重要物种群体的基因组变异数据库

  基于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图谱的表观基因组数据库

  以及基于大众审编的生命科学维基知识库

  

  这些初步形成了我国生命与健康数据汇交与共享平台,具备可服务于全球的基因组数据共享网络。

最后来张图,一览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发展史

(把手机横过来,考验你英语的时刻到了区块链基因数据!)

  

  文字&编辑:邱晨辉

区块链数据平台 区块链基因数据

  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于网络

  推荐阅读

  科学欧洲建筑分不清 | 风雪不靠谱| 华为5G| 央企黑科技| 航空发动机| FAST| 厄尔尼诺| 臭氧 航天天宫二号| 神舟十一号| 长征五号| 别叫我胖子| 火星车| 量子卫星| 高分三号| “朱诺”号| 长征七号 人物默克尔| 潘建伟 | 景海鹏 | 任正非 H5 火星车历险记| 阅后即焚| “探索一号”科考船| 奥运科学瘦身| 太空人| 特斯拉| 洪灾| 学霸测试VR“胖五”震撼5分钟| 长征七号发射塔| FAST全景| 走上“探索一号”

https://101606220002016.bqy.pub

标签: 区块链基因数据

发表评论

开屏大吉网Copyright www.kaipingdaji.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湘ICP备18002547号-6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为个人学习、研究、欣赏使用。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